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不好意思,澳洲沒有買一送一>Days near to bar 12/09、10、11、12、13

沒想到上周才得知店內的韓國女咖啡師Jinny離職,這週二馬上接到禮拜三早上緊急加班的電話。電話的那端是店裡頭的早班領班Ange,只聽到她詢問完我的意見,我也因為休假沒什麼安排答應加班後,她默默說一句:

Sam,he quit the job.(Sam離職了!)

其實前幾週工作下來的感想,Jinny和Sam陸續的離職,自己沒有太多的意外以外,同時也覺得悲哀!畢竟不尊重咖啡師一事,並不是我到這一家店以後才出現,但我也只是那一個把這個問題更加激化的人而已。而近期的工作也因為一連走了兩名咖啡師,反倒讓自己的工作量又回到以前星巴克時期的樣子。

而這篇要提的,不是店裡的管理結構如何糟糕透頂,留不住人這一點!反倒是放逐自己到澳洲業界後,自己增長了多少對於員工間的相處,多少次是自己的任性脾氣與傲慢,使得團隊工作時常淪為個人英雄主義時,才知道日子過了這麼久,自己能力漸長的每一天,越加熟悉本身的咖啡師領域,與強化服務客人該有的人格特質後,更是拉遠自己與後進之輩或同事之間的合作關係。

我當然樂於溝通與協調,只是當自己過於執著於每個人都應該主動支援彼此,與那不用溝通就該存在的默契時,我真為自己的天真感到悲哀!早在星巴克時期就應該知道的,對於工作本身,並不是每個人都帶著與自己相同的工作熱忱與熱情,去與人與物相處之!更真實的是,工作只是工作,沒必要帶那麼多個人情緒來處理。

隨著時間過去,從一開始剛從大學畢業的小伙子總算開始學會也知道,自己的熱情與工作熱忱,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更真切的是,我今天當客人一回事,可能是誰人口中的笑話也說不定。

要說未來開店到底有什麼的想法,與其說開店,不如說是開一個給自己這一種人能存活下去的場域!拼死命就為了成就別人一餐的美好,有時候說起來,自己也是從小被台灣奴性教育的那一群,反駁不到哪裡去。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不好意思,澳洲沒有買一送一>Days near to bar 12/03、04、05、06

工作的瓶頸正式進入到下一個狀態,店裡的咖啡師一連走了兩個,只剩下自己一個!當然地,自己也知道這一家店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導致今天自己服務的店裡,四大塊人力:廚房、咖啡吧台、調酒吧台、外場服務生,突然在咖啡吧台這一塊,嚴重短缺到如此地步。

尊重與否。這是我在這一次店裡咖啡師人力大量出走所觀察到的。

從我九月11號正式開始服務到現在,韓國女咖啡師Jinny跟我提起在我之前有兩位短暫的咖啡師,而在我之後剛好有一個是回鍋協助的澳洲咖啡師Sam,一連與不同國籍的咖啡師聊談到這一家咖啡店的好與壞,卻都很直接也有默契地討論到這一家咖啡店對於咖啡師的尊重,並沒有想像中的好,且相關的福利與薪資,真的慘不忍睹!(雖說慘不仁賭,但相較於台灣,這一家店的薪資每小時18元澳幣起跳,假日週六加薪120%,週日150%,還是比台灣好很多!但因為卡波我是在澳洲生活,所以就以澳洲的咖啡師標準來看一家店。)

回到工作的本質上,如果今天自己站在雇主的角度來看雇員,要留住一個員工,從規劃在薪資高低、員工福利好壞、升遷制度、管理辦法這些都是文字面的架構上,到延伸而出的是價值面,那員工本身的自我價值實現與發覺,以及每家公司都會有的員工之間的工作氣氛與文化,這些都是讓自己在這一次咖啡師人力出走氣氛中,自己觀察到的。

如果在跨國人種、國家文化下,要群聚一群不同成長背景的咖啡師、調酒師、廚師、服務生,除了明列好上述的公司營運面在文字面上的架構,要如何去經營好軟體面的員工人際關係、企業文化,正是一個管理經營者要去面對的議題。這才讓自己回想起以前在星巴克時期,在自己成為儲備幹部後,常常和自己最後一個店長Chilly聊起管理風格時,她總是提及到在領導統御裡面,最難做到的就是放手與個人風格經營,要學會信任部屬之後,還要把自己的領導風格建立到不只是下放,更是建立好自己在下屬心目中,那種兼具詼諧與威脅的自然管理狀態。

開店前的規劃,不管怎麼規劃,才發覺最難準備好的,不是資金,而是人,人找好了嗎?心態調整好了嗎?是否能開始磨合並且忍受彼此的脾氣與不健全?這些反倒成了自己在澳洲打工旅行的日子裏,更深一層的感觸。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不好意思,澳洲沒有買一送一>Days near to bar 11/19、20、21、22、27、28、29

回到正常工作日子,一連兩週七天的悠哉上班日,反倒讓自己有種錯覺是,是不是自己在店外營運某方面而言,也開始放起了無薪假?但回歸到本質上,是不是自己太習慣於台灣超時的工作型態,反倒讓自己忘記生活的本質是,不應該讓生活的本質沉浸在高強度的工作上,進而迷失忘記了對於未來生活的規劃與想望。

而反觀到收入,很實在地,從開始這一份工作到現在,確實已經可以讓自己過著不錯的生活以外,也可以讓自己有多餘的資金,可以去嘗嘗看當地的食物與購買在台灣比較難入場的咖啡調飲器具,在這樣子的狀況下,確實讓自己在咖啡師本職上,一直有學習的機會,同時也讓自己有空閒的時間去著墨自己求學期間沒接觸到的調酒師Bartender知識。

但在工時與收入穩定後,實際檢視自己的收入後,每周服務時數落在30個小時,每周僅維持在600澳幣左右的收入,確實能儲蓄下來給以後自己想開店的夢想,作為一個開店本還是有一點難度!反觀到店裡的人力排班問題,確實與自己先前在星巴克所見所識的,有很大一段落差。

或許也是剛好讓自己有個練習的機會可以一路上學習過的排班知識,找個一天來跟Elise聊聊自己排出來的班表,說不定是可行的,同時也是讓自己能預先練習以後開店的人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