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不好意思,澳洲沒有買一送一>Days near to bar 10/22、23、24、25

休假四天後的上班,果不其然像是自己所預料的,店裡頭回到自己還沒來這一家店上班的樣子,糕點管理、環境衛生什麼的,其實也因為如此才正式去反觀自己一路上的磨練是對於一家店舖經營的訓練。

這一周也算是自己正式開始以自己過往的閱讀經驗去嘗試咖啡調酒的一周,才發覺以咖啡常見的基調風味來尋找且拼湊出一份酒譜的過程,如同在複習自己以前在星巴克努力學習咖啡入門知識一樣,三大產區的特色風味與優劣質咖啡在味蕾上的表現方式,剛好可以用於咖啡調酒在找基酒或者利口酒Liqueur的方向,同時,將咖啡原本的苦味來源作為調酒常考慮的bitter苦味來源,延伸出來的調法又能分成掩蓋與陪襯、融合,如同在咖啡中,用糖和奶精去掩蓋劣質咖啡特有的腥臭味;用極好的奶泡與蒸奶陪襯出咖啡的醇香;以苦甜的巧克力加上核果柑橘基調的咖啡融合出特殊的摩卡風味。

在咖啡學問中的磨練,總有些地方很恰巧地相似又不雷同!很慶幸自己來到了澳洲遇上了好東家以外,更讓自己興奮的是莫過於咖啡本行中,拉花,這一門學問在台灣一直苦無機會,找不著一個學習的對象!(後來在魔豆咖啡的半年,只是讓自己習慣手動式咖啡機的排程作業,至於拉花真的沒什麼幫助!)剛好同為是Barista的Jinny,出身於韓國咖啡體系,一問之下才知道已經有4、5年的經歷了!每次看他在拉花時的穩定度與專注,真的是讓自己感嘆先前的經驗不是經驗以外!同時也開始去思考些事情是:

當自己的拉花技術還不足以端上檯面,但店裡客人已經先對自己的咖啡手藝有所稱讚時,那訓練好自己的拉花與充實自己在客人等待咖啡時,可以供閒聊的話題的能力,是不是一種做好自己工作的本分的認知?

在澳洲的打工旅行日子,確實有很多地方是超乎自己想像,從當地的咖啡文化到實際自己参與其中,實在體會到有別於台灣沉浸於名號的咖啡文化,在這裡,風味與服務,才是一家咖啡店能長久的本質所在。而拉遠來看,未來呢?自己回到台灣開店以後的生活?能否在台灣找到與自己在澳洲磨練的咖啡店,那樣子極好的咖啡豆、牛奶,以及那樣子總是對於風味有所堅持而不妥協於行銷用詞之中的客人?

一杯咖啡,能傳遞的,實在很多!而一位咖啡師,能做好的,不就是蒸上一杯極好的牛奶與絲綢綿密的奶泡,和著力道壓得恰好,香醇卻帶著產地風味與烘豆師手藝的一杯好咖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