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不好意思,澳洲沒有買一送一>Barista's daily life 02/17-21

工作目前算是到了正式持平的淡季狀況,基本上每天上班的工作內容,相較於先前人潮洶湧,工作情緒較為緊繃的旅遊旺季,都來得讓自己比較喘得過氣!也因為如此,開始去反思這一路上,與店內同事相處的種種情況,包括做事方法上的爭論、其他咖啡師被氣走、外場服務生的教育等等,這一些到底只是因為一兩位早班值班的個人怠惰問題而導致的,還是整個店務經營上的源頭:店經理,對於這一家店的管理,很明顯地出問題?

店務經驗,這算是自己一直缺乏的,更精準一點的是,自己能把一家店的人事物中的「事、物」這兩件事情,處理得極致到位,卻對於「人」這事完全沒轍,加上自己一路上與同事的相處,實在是讓自己卻步!一半是因為自己工作能力不差,所以能有好感跟合作愉快的,通常都是同樣性質的工作人士,反之,常常在工作上出現爭吵的,總是那些工作求安穩,怠忽職守且個人特質為相異性質的另外一群人。

如同生命中總有些課題是自己永遠要去必修,也有過長輩和自己提點過的:

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自己這樣子地有熱忱,同時以自我成長為目標。

要如何去與這種人格特質的同事相處,甚至到以後自己開店,怎麼去帶領這樣子的下屬,顯然是自己從星巴克時期到現在,一直在工作日記上有提及過的。可現實是,在自己所待的澳洲咖啡店裡,問題更複雜些的是混和著語言、種族,可些許時候我們去設想對方是種族歧視、笑自己英文不好,反倒更接近事實的真相是,對方單純覺得自己不好溝通?

其實去談論到溝通時,自己默不想起以前在星巴克常常被提及到的星星技巧,也才讓自己更加確信些個人做人處事原則是內圓外方,而對於一些所謂的垃圾人性格,的確自己能避而遠之就遠之如同見路人般的自然,這是自己一直想達成的境界,但也因為如此,很多時候自己在工作時,確實會被人解釋成生氣、無情這一類的果斷!很實在的是,這也是自己該去改進的地方,總該不能以後都開店了,員工一個一個被自己嚇跑,到時候才來後悔不已。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關於我一直在想怎麼在台灣「合理」地抵制星巴克一事:


從在星巴克工作到離開星巴克,其實一直有個念頭是:

一個跨國企業,再怎麼跨國,一定會有一個市場是沒辦法如此順利地進入,或者是經營的!
⋯⋯

而這樣子的念頭與想法,到了澳洲之後,果然讓自己完全體認到也發覺,真有這麼一個國家的咖啡市場是,讓星巴克不能像在台灣一樣囂張的地方。在我工作的Gold Coast裡,唯一有讓我看到星巴克的就是Surfers Paradise這個觀光小鎮上的兩家,而又談論起喝咖啡的客人,每每我經過這兩家,總是只見到冰飲外帶杯的客人坐在內用桌上,喝的無非就是星巴克自豪的配方飲料:星冰樂!

這當然無關乎對錯!以自己在澳洲咖啡業工作加上四處喝咖啡的心得,澳洲本地的飲品文化的確沒有像美國企業那樣的多樣化,咖啡店內的飲料無非就是espresso系列的咖啡飲品、冰淇淋為基底的milk shake/thick shake、以當季新鮮水果為主的mocktail這三種方向,外加罐裝飲料,像是能量飲料、調味乳、氣泡飲料,說到底,在澳洲要喝飲料真的會無聊到令人無法選擇!

而星巴克的冰飲型態,的確是比起澳洲當地的飲品文化來得多元,以自家專利配方糖漿為出發點的星冰樂,外加動不動就季節商品化的限定口味,確實在澳洲還存在著,可能算是不被取代的地位。而事實是同樣為嗜好品、飲料店性質的冰淇淋店,其口味之多樣化,就連我這個愛好咖啡的人,也會嘴饞想去嘗試看看,更別說比起喝乳脂肪含量相對不夠,而沒有真正綿密滑順的口感的星冰樂,在喜歡口味較為厚實的澳洲人選擇中,星巴克還是略輸一點。

而撇開那些咖啡飲品以外的選擇,回歸到咖啡文化上,我所見識到的是,價位比拚以外的真實品味。如果要以澳洲星巴克一杯大杯的那堤4.4澳幣480c.c. 16oz來說,望眼放去澳洲可能很多獨立咖啡小店早就被打趴了!(澳洲當地的咖啡店多數以360c.c.為大杯,價位落在5元左右),以品質與相對價位而言,星巴克可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很奇特的地方就在於,大多數的澳洲客人,反倒選擇當地的小咖啡,或者澳洲當地的咖啡連鎖店Gloria Jean’s、The Coffee Club、Zaraffa’s這一類的咖啡店,就連自己工作的複合式餐廳中的咖啡,也常常出現饕客特地上門來光顧。一開始因為不知道,偶而會去跟客人閒聊自己觀察到的趣事,反倒聊了一輪下來,很明確地感受到,客人與客人之間,寧願選擇小咖啡多過於星巴克這樣子的跨國連鎖,不外乎就是口味,而這又跟澳洲當地的咖啡業運作方式汲汲相關。

以自己工作的Elston Restaurant & Bar為例,我們家用的豆子是Dimattina,運作的方式是由Dmattina業務端來跟店經理洽談,進而開始使用它們家的豆子,也經由洽談的內容,有些店家是需要用咖啡豆公司自家的廣告製作物,像是陽傘、遮雨棚或者LOGO看板,而以目前自己知道的,以這種方式在自己待的城市,蓬勃發展的咖啡豆公司,分別是Toby establishment、merlo coffee、veneziano coffee,還有我餐廳用的Dimattina。在同咖啡豆,不同店家與咖啡師的狀況下,反倒給予了客人品嚐不同手藝的機會,而這是星巴克無法提供給澳洲消費者,同時也因為如此,加深了澳洲當地對於「本地咖啡」品牌的印象。

如果要以吧檯技術面來看,我當然沒辦法反駁星巴克跨國企業的標準化流程與品質控管,甚至以最簡單的牛奶不二蒸這事情,可能我自己覺得好喝的獨立咖啡店,為了節省牛奶,二蒸三蒸都可能會發生。可事實是星巴克在我待的城市,生意比不上澳洲的本地品牌。

如果強盛的消費意識背後,其付諸的更是這一個國家對於咖啡文化的堅持,如果以自己在台灣所學的咖啡知識而言,espresso飲品不外乎單一份的single espresso、黑咖啡Americano、拿鐵Latte、卡布奇諾Cappuccino,而在澳洲全然不同,一樣以espresso為出發點,single espresso或者double espresso是常見到不能再常見的單品咖啡點法,而在台灣幾乎是沒有人會點購的espresso machiato,在這邊甚至會出現進階的Long machiato,那常見不到的拿鐵、卡布奇諾,反倒在這邊還出現了Flat White,那如果要說差別,真要從杯具本身看起,而這就不在這一篇文章裡贅述。

反觀自己國家:台灣,是否能有那個機會點是,漸進式的培養出消費者本身的文化素養是,只支持或者點購屬於自己國家該有的飲品,而不是隨著大眾媒體鼓動,而忘了自己所要的為何物?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不好意思,澳洲沒有買一送一>Barista's daily life 02/10-14

這一周遇上了情人節,周末的人潮洶湧,自己也沒有多意外!畢竟自己待的是Surfers Paradise,這一個觀光產業鼎盛的小鎮。而不得不去提,莫過於這一次情人節,店內特地出了情人節才有的甜點盤,自己負責擺設的糕點櫃,也因為如此,自己負責的糕點櫃裡面,出現在幾道特別的蛋糕,在做糕點擺盤時,才想起件事情是:

當自己真的開店後,店裡搭配的糕點,要怎樣子的呢?

關於甜點,自己還是幾乎是消費者而已的人,如果真要說自己有任何增長,不過就是來到澳洲後,前往Bundaberg農場工作時,在鄰居家有幸吃到的澳式水果塔Meringue,那蛋白霜酥餅的清甜與香酥,搭上當季莓果的酸甜,還真是讓自己到現在還忘不了的好滋味!更別說離開農場工作後,來到了城市生活,澳洲當地的咖啡店,所見所聞也所嚐,正式與咖啡本身非常相搭的Muffin、Doughnut、Scone這一類的甜點,非常道地且實在的甜味表現,讓自己到現在正式在這一家店穩定工作後,每每休假,還是不忘到處找尋且品嘗不一樣的咖啡與甜點搭配。

以自己在台灣的飲食經驗,沒有類似的嗎?台北西門町的蜂大咖啡,是目前讓自己最有印象的,以傳統的綠豆糕、杏仁糕、雞仔餅與Syphon咖啡搭配,雖然聽起來突兀,卻可以在口中出現種很特別的和諧感,很純粹的咖啡核果風味,與杏仁糕特有的甜味,或者綠豆糕那綿密的甜,互相相襯!那是自己一直想要追求跟尋找的答案,當今天大眾印象對於咖啡,還是存在著舶來品的這樣子概念時,那延伸出去的甜點、餐點搭配,是不是就默默地侷限在僅能與西式餐點搭配?

而自己所熟悉的台式糕點、餐點,甚至到自己未來想合作的廚師,他的背景是以日式料理為出發點,好像這麼說了一輪,有了些可能性是給了自己能開創新的菜式與搭配的靈感,卻著實還是存在著實務上的困難點,需要自己在澳洲剩下的一年內找到好答案。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不好意思,澳洲沒有買一送一>Barista's daily life 1/30、31、02/03-07

從台灣回來後的工作感受,確實比起先前自己已經在澳洲待了將近一年的那種秉著氣息的硬撐不一樣!或許是自己回到了台灣,與自己的幾位咖啡業界前輩聊了聊,反倒對自己的工作有了另外一種想法了,

「真用那種緊迫盯人讓人無法喘氣的方式傳達自己的咖啡價值觀,會比較輕鬆?還是生活化些,先讓自己習慣價值傳遞者這個角色,會比較有利於以後自己開店後,與客人溝通?」

當然的,讓自己最難釋懷的,依舊是店內怠忽職守的兩位值班,同時因為這樣子,自己還在店內起了口角,這真的讓自己很不舒服以外,也反思自己是不是一路上溝通技巧還是很差?又或者真的是英文能力還是沒好到可以跟母語人士溝通?

那排開這些店內的人事鬥爭如何的,對於咖啡老本行這一點而言,到現在感觸如何?

這一類的從業感觸,不得不從當初自己星巴克離開後到決定來澳洲咖啡業闖到這一段開始,很實在的是,我確實承認在澳洲咖啡業的每天,都是對自己過往累積而來的咖啡知識,作為一種自我認證與檢視的挑戰,也當然地,自己能有幸找到目前這一份咖啡工作,一大部分是建立在自己過往的咖啡知能跟技能而得來,另外一半就是自己像個老頑固,堅持咖啡業不做,好支持自己撐過找不到工作那一段磨滅熱情的日子。

但也因為在澳洲的咖啡業工作,自己有幸看到與台灣咖啡業全然不同的咖啡業界風氣。在台灣還是計較精品咖啡與星巴克這一類的STGV紙杯外帶文化的差別時,澳洲給我的,是更接近咖啡本質的講究。回想起剛開始工作時,常常被客人退咖啡說Latte太苦、Flat White拉花醜、Long Black沒有Crema這一類客訴問題,這可是自己在台灣星巴克將近兩年半多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客訴,同時如果提及到自己經歷過的客訴,大大小小無非就是服務態度不佳、飲料分量不夠這一類,相較於計較咖啡本身品質、飲用口感、風味的細節問題,真的讓人覺得自己其實是在速食店工作!

那提到了咖啡文化與企業文化共構的消費者文化,不得不提到自己總是在思考的:

未來開店後,自己想開怎樣的店?

在台灣,精品咖啡顯然是成為一股風潮,也當然地有一群追求精品咖啡的客人,這我完全不否認!但自己卻因為待過星巴克、魔豆咖啡,到後來前往澳洲的咖啡業,各式各樣的客人看了看,從追求品牌與份量的星巴克、單純沒講究到哪裡去,有杯咖啡喝就好的魔豆咖啡到客人個個有自己自成一格的咖啡飲用習慣,反倒讓自己反思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

關於市場定位,到底是去標榜咖啡豆多好、人工挑豆如何好比較吸引人,這到最後,不也就是變成標榜自己用多好的材料去製作一杯咖啡,淪為工匠型的思考去經營自己的咖啡店?也當然能預見的是自己淪為一種價格與規格戰上的比拚,畢竟如果要以自家豆子多好、有多少認證獎牌,這些已經在台灣的咖啡市場常見到不行,甚至到近期我回台灣消費時,就連自己也算是半吊啷噹半認真的咖啡師,也出現一堆我無法解讀的術語跟莊園特色,甚至水洗法、半水洗法、日曬法之外,還能出現全然不同的第四種處理法,這倒是很讓自己莫不感到驚訝的是,到底精品咖啡在台灣目前的現況,是真追求品味咖啡的一種行為,還是行銷策略的一種做法?

又或者對於自己而言,以建立體制像是星巴克那樣子嚴謹,但對於咖啡本身,卻只是處於通論及格分數以上的連鎖店型態比較說服的人?當然地,這種經營方式是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要提及他的優點:管理有制度、品質管理有流程這一類目前多數小咖啡店沒辦法做好的,卻比不過他更大的缺點前提:單店的管理成本無明確上限,這一點對於大多數的咖啡小店而言,就是一個非常難達成的大前提。咖啡不好就倒掉,反覆練習到好為止,同時教育訓練的成本不能省,當然地食物品質控管也要做到位,就算品質還沒壞,一過有效期限就丟掉。上面提及的,很多的地方的確是可以藉由管理技巧去改進降低管理成本問題,但對於一家新的店家而言,如此嚴謹地管理制度,真能讓自己撐到開始回收營運成本,同時開始有營收的那一天嗎?

對於未來開店啊!真的隨著自己澳洲打工旅行倒數,越來越有些頭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