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回來後的工作感受,確實比起先前自己已經在澳洲待了將近一年的那種秉著氣息的硬撐不一樣!或許是自己回到了台灣,與自己的幾位咖啡業界前輩聊了聊,反倒對自己的工作有了另外一種想法了,
「真用那種緊迫盯人讓人無法喘氣的方式傳達自己的咖啡價值觀,會比較輕鬆?還是生活化些,先讓自己習慣價值傳遞者這個角色,會比較有利於以後自己開店後,與客人溝通?」
當然的,讓自己最難釋懷的,依舊是店內怠忽職守的兩位值班,同時因為這樣子,自己還在店內起了口角,這真的讓自己很不舒服以外,也反思自己是不是一路上溝通技巧還是很差?又或者真的是英文能力還是沒好到可以跟母語人士溝通?
那排開這些店內的人事鬥爭如何的,對於咖啡老本行這一點而言,到現在感觸如何?
這一類的從業感觸,不得不從當初自己星巴克離開後到決定來澳洲咖啡業闖到這一段開始,很實在的是,我確實承認在澳洲咖啡業的每天,都是對自己過往累積而來的咖啡知識,作為一種自我認證與檢視的挑戰,也當然地,自己能有幸找到目前這一份咖啡工作,一大部分是建立在自己過往的咖啡知能跟技能而得來,另外一半就是自己像個老頑固,堅持咖啡業不做,好支持自己撐過找不到工作那一段磨滅熱情的日子。
但也因為在澳洲的咖啡業工作,自己有幸看到與台灣咖啡業全然不同的咖啡業界風氣。在台灣還是計較精品咖啡與星巴克這一類的STGV紙杯外帶文化的差別時,澳洲給我的,是更接近咖啡本質的講究。回想起剛開始工作時,常常被客人退咖啡說Latte太苦、Flat White拉花醜、Long Black沒有Crema這一類客訴問題,這可是自己在台灣星巴克將近兩年半多來,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客訴,同時如果提及到自己經歷過的客訴,大大小小無非就是服務態度不佳、飲料分量不夠這一類,相較於計較咖啡本身品質、飲用口感、風味的細節問題,真的讓人覺得自己其實是在速食店工作!
那提到了咖啡文化與企業文化共構的消費者文化,不得不提到自己總是在思考的:
未來開店後,自己想開怎樣的店?
在台灣,精品咖啡顯然是成為一股風潮,也當然地有一群追求精品咖啡的客人,這我完全不否認!但自己卻因為待過星巴克、魔豆咖啡,到後來前往澳洲的咖啡業,各式各樣的客人看了看,從追求品牌與份量的星巴克、單純沒講究到哪裡去,有杯咖啡喝就好的魔豆咖啡到客人個個有自己自成一格的咖啡飲用習慣,反倒讓自己反思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
關於市場定位,到底是去標榜咖啡豆多好、人工挑豆如何好比較吸引人,這到最後,不也就是變成標榜自己用多好的材料去製作一杯咖啡,淪為工匠型的思考去經營自己的咖啡店?也當然能預見的是自己淪為一種價格與規格戰上的比拚,畢竟如果要以自家豆子多好、有多少認證獎牌,這些已經在台灣的咖啡市場常見到不行,甚至到近期我回台灣消費時,就連自己也算是半吊啷噹半認真的咖啡師,也出現一堆我無法解讀的術語跟莊園特色,甚至水洗法、半水洗法、日曬法之外,還能出現全然不同的第四種處理法,這倒是很讓自己莫不感到驚訝的是,到底精品咖啡在台灣目前的現況,是真追求品味咖啡的一種行為,還是行銷策略的一種做法?
又或者對於自己而言,以建立體制像是星巴克那樣子嚴謹,但對於咖啡本身,卻只是處於通論及格分數以上的連鎖店型態比較說服的人?當然地,這種經營方式是自己再熟悉不過的,要提及他的優點:管理有制度、品質管理有流程這一類目前多數小咖啡店沒辦法做好的,卻比不過他更大的缺點前提:單店的管理成本無明確上限,這一點對於大多數的咖啡小店而言,就是一個非常難達成的大前提。咖啡不好就倒掉,反覆練習到好為止,同時教育訓練的成本不能省,當然地食物品質控管也要做到位,就算品質還沒壞,一過有效期限就丟掉。上面提及的,很多的地方的確是可以藉由管理技巧去改進降低管理成本問題,但對於一家新的店家而言,如此嚴謹地管理制度,真能讓自己撐到開始回收營運成本,同時開始有營收的那一天嗎?
對於未來開店啊!真的隨著自己澳洲打工旅行倒數,越來越有些頭緒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